400-618-5674

健康家园
Healthy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家园 > 保健资讯

一氧化氮知识

点击次数:2868    发布时间:2015-3-23

一氧化氮的作用  一氧化氮起着信使分子的作用。当内皮要向肌肉发出放松指令以促进血液流通时,它就会产生一些一氧化氮分子,这些分子很小,能很容易地穿过细胞膜。血管周围的平滑肌细胞接收信号后舒张,使血管扩张。

  一氧化氮也能在神经系统的细胞中发挥作用。它对周围神经末梢所起的作用。大脑通过周围神经发出信息,向会阴部的血管提供相应的一氧化氮,引起血管的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增强勃起功能。在一些情况下,勃起无力是由于神经末梢产生的一氧化氮较少所致。“伟哥”能扩大一氧化氮的效能,从而增强勃起功能。

  免疫系统产生的一氧化氮分子,不仅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癌细胞的繁殖,阻止肿瘤细胞扩散。

一氧化氮作用机理

  一氧化氮改善心脑血管的作用机理

编辑本段一氧化氮的合成
  一氧化氮的产生大致分为2种,一种是酶生性一氧化氮,一种是非酶生性一氧化氮。

  非酶生性通过供体生成如硝酸甘油、硝普纳等临床药物产生。酶生性必须有酶的参与,同时也要有前体物质的。这种酶称为一氧化氮合酶(NOS),人体内有3种此类酶,分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分布于人体神经元细胞当中;最后一种叫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分布于人体免疫细胞当中如淋巴、T细胞当中。

  其中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原料提取出来的酶一种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学术名称:“一氧化氮海洋合酶” (NOSS),这种酶的活性更高,可以在增强体内一氧化氮循环机制作用,源源不断的产品一氧化氮。但是这种酶很少见,必须是由海洋生物尖海龙、牡蛎、鱼精蛋白等海洋珍贵物种才能提取产生出来。酶生性一氧化氮的合成公式是 L-精氨酸 + NOS + O2 = NO + L-瓜氨酸, 瓜氨酸又可以通过一些列的化学反应生成精氨酸。
精氨酸转化机制

在血管内皮细胞里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由于它是脂溶性的,所以很快渗透出细胞膜向下扩散进入平滑肌细胞,从而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使其松弛,扩张血管,最终导致血压的下降!同时也会很快渗透出细胞膜向上扩散进入血液,进入血小板细胞,使血小板活性降低,抑制其凝集和向血管内皮的粘附,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生化角度来讲,一氧化氮是一自由基气体,携带一个未配对电子,在体内极不稳定,这一特性恰好和其它游离自由基一样。这样两者就非常容易结合产生反应。从而使体内自由基数量大大减少。由于一氧化氮本身的合成需要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参与,但是正常情况下NOS的活性很低,需要硝基类药物或者皂甙类活性物质的激活。因此一氧化氮最佳的产生效果是和人参皂甙类物质一起协同作用。

编辑本段一氧化氮与核酸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建立了“传递生命信息3个信使”的学说,即生命体的各种活动都是在3个信使体系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主要体现者,但不是生命本身。生命的本质是这些生物大分子之间,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而有序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是信息传递研究的基本任务。

  生命信息传递的真谛,就是细胞间通讯的细胞外第一信使以及外界环境因子作用与细胞表面或胞内受体后,通过跨膜传递形成胞内第二信使的级联传递,以及其后的核内第三信使诱导基因表达和引起生理反应的过程。生命信息传递在应答环境刺激和调节基因表达、生理反应的同时,不仅维持着细胞正常代谢,而且最终决定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的基本现象。
传递生命信息3个信使

  第一信使是指各种细胞外信息分子,又称细胞间信号分子即细胞因子,诸如内分泌激素,前列腺素,气体信号分子(NO)以及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细胞因子。这些生物活性分子由体内各种不同的细胞产生后,能够通过血液、淋巴液、各种体液等不同途径,作用到细胞膜表面,引起细胞内的特定反映。

  第二信使是指细胞外第一信使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通过信息跨膜传递机制激活的受体,刺激细胞膜内特定的效应酶或离子道,而在胞浆内产生的信使物质。这种胞内信息分子起到将胞外信息传导、放大、变为细胞内可以识别的信息作用。

  第三信使又称DNA结合蛋白,是指负责细胞核内核外信息传递的物质,能调节基因的转录水平,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这些蛋白质是在细胞胞质内合成后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信使作用,因而称这类核蛋白为“核内第三信使”。

  所以核酸是细胞内的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NO属于细胞间的通讯物质,没有NO,再多的细胞无法协同工作,相互发挥作用,生命信息传递不出去毫无意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承担人体新陈代谢的任务。

收藏  |  打印  |  关闭
健康家园
Healthy
总监热线:13034567777
公司地址:山
东省威海市文化中路50号
Copyright © KANGBER (China) Health Industr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威海康贝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05843号    后台管理